廖原野:用色彩与生命力构筑心灵的乌托邦
采访 & 编辑 | Elk Li
廖原野,成都90后独立艺术家。她的绘画风格源于对自身情感的捕捉与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在东方传统文化的血脉与当代艺术的脉搏间流动生辉。从《千字文》的宇宙意象到甲骨文的符号演变,她将古老的符号转化为画布上的点与线,在抽象与具象间搭建桥梁。
廖原野的创作不仅承载着对宇宙万物的哲思,也倾注了她对生命力的深刻感悟。她以“大中有小,小中有大”的哲学观念构建画面,探讨生命与宇宙、个体与整体的微妙关联,传递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思考。
色彩,是她作品的灵魂。明亮而富有冲击力的色彩,在她的笔下不仅是视觉语言,更是一种情感表达。无论是构建一个理想化的精神世界,还是探寻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共鸣,廖原野的艺术始终充满温度。她的作品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通向内心深处的一扇窗,让观者在绚烂的色彩与流动的笔触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共鸣。
Q: 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您的艺术创作历程?是什么驱动您从事艺术创作的?
A: 我的创作最初源于对绘画的热爱,后来逐渐成为表达生活与情感的方式。我从日常中汲取灵感,花草、水生物,以及生活中的细节与心中浮现的画面,都成为我的创作元素。正如贾科梅蒂( Alberto Giacometti)所说:“我只在乎生活,只想把生活触动我的事物变成作品。” 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我的创作理念——用艺术呈现那些打动我的瞬间。
Q: 您的作品展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请问是否有哪位艺术家或某个艺术流派对您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 我的风格受到一些艺术家的启发,同时也源于个人的探索。雷东曾说:“花能反映人类的灵魂。” 这句话对我影响深远。最初的《花开了》系列正是这一理念的映射。花卉在我眼中不仅是自然界的美丽元素,更传达阳光、温暖和生命的力量,才慢慢有了后面的一些新系列作品。
世外桃源系列 (2024)
NO.7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80x100cm
星海系列珊瑚 (2023)
No.13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100 x 80 cm
世外桃源系列 (2024)
NO.7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80x100cm
Q: 您作品中常见花草和水生物的元素,是什么让您对这些自然题材情有独钟?
A: 花草、生物都是具有生命的 ,生命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它们是自由的、不可控的,通过人与自然的主题去探讨生命力,这与我的创作不谋而合,绘画创作也是有生命力的,我希望在创作中表现的内容与生命力相关,精神相照。
从上到下
世外桃源系列 (2024)
No.6, No.2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Q: 明亮的色彩在您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甚至可以说是作品的灵魂。您希望这些色彩传递怎样的情感或者理念?
A: 我比较喜欢用明亮的色彩,希望可以带给观者阳光、温暖、拥有抚慰人心的力量,传递积极向上的情绪。
Q: 如果要用一幅您的作品来代表您自己,您会选择哪一幅?背后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吗?
A: 我会选择《世外桃源》系列中的一幅作品。这个系列承载了我对理想世界的想象,也是我对宁静、美好和自由的向往。我认为艺术不仅是表达,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而《世外桃源》正是我内心世界的映射。
从上到下
世外桃源系列 (2024)
No.5, No.11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从左到右,上到下
世外桃源系列 (2024)
No.5, No.6
No.11, No.2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Q: 可以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您现在创作的其他几个系列吗?《星海》系列、《花开了》系列、《夏日玫瑰》和《如鱼》系列分别有什么寓意?背后的创作灵感是什么?
A: 这些系列都是我想表达的不同主题。花卉和水生物既是生命的象征,也承载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我希望通过作品捕捉自然的奇妙之美,并展现生命的不可思议。
通过这些作品能够感受到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这种美与生命力的赋予了更多的内在含义,也正是这种美与生命力的相互呼应,表现出心灵与自然的融合。
Q: 您的作品温柔且富有感染力,您是如何与观众建立情感共鸣的?您希望通过作品与观众之间形成怎样的情感联系?
A: 我希望观者能在我的画面中找到共鸣。我通过色彩、光影和笔触去表达情感,使作品具有温度。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共通的,只要作品能真诚地表达我所感受到的,观者也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投射,这些都是人与人之间共通的情感。
我希望我的作品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感受,更能成为观者心灵的一部分,勾起他们的回忆、共鸣,甚至带来慰藉。在观看我的画作时,我希望他们能感受到一份安静的陪伴,或者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投射。
Q: 您的《世外桃源》系列作品给人深刻印象,请问这一系列作品的灵感来源是什么?创作初衷又是什么?
A: 《世外桃源》系列的初衷是为繁忙的现实生活提供一片心灵栖息地。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短暂逃离喧嚣,沉浸于内心的乌托邦。我希望通过作品传递对自然、和谐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希望能够让观者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美好,在忙绿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惬意与喜悦。
Q: 您在创作中是否遇到过什么瓶颈呢?遇到瓶颈时您是如何化解的呢?
A: 当然,创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瓶颈。有时是灵感枯竭,有时是对作品的不满意,甚至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但我学会了接受瓶颈期,把它看作创作的一部分,而非阻碍。当灵感受限时,我会暂时放下画笔,去阅读、旅行、观察生活,甚至只是静静地听音乐或散步。这些经历能帮助我调整状态,找到新的灵感。
我认为瓶颈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它,它甚至可以成为推动创作成长的契机。让我在突破之后,对自己的创作有更深的理解和更大的信心。
Q: 作为年轻一代的新锐艺术家,您认为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之间的最大差异是什么?
A: 我认为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最大的不同在于观念的开放性。传统艺术更注重技法和美学标准,而当代艺术更加自由,强调个人思考和社会议题。当代艺术不再局限于传统形式,而是鼓励突破边界。我认为传统与当代并不对立,许多当代艺术仍然从传统中汲取灵感。对我来说,传统是根基,而当代是探索,在二者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才是关键。
世外桃源系列 (2024)
No.26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120 x 160 cm
世外桃源系列 (2024)
No.26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120 x 160 cm
Q:目前您的作品已受到广泛关注并开始体现商业价值,这种变化对您的创作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您如何在艺术创作与商业化之间找到平衡?
A: 作品受到关注并具有商业价值,对我来说既是肯定也是挑战。它让我有更多资源去创作,但同时也需要在市场需求与个人表达之间找到平衡。我始终坚持创作初心,思考如何让作品既保有自我表达,又能与更多人产生共鸣。我认为艺术与商业并不矛盾,关键是保持自己的节奏,做有意义的创作,同时探索新的可能性。
Q: 您近期有什么新的计划吗?是会继续完成《世外桃源》系列,还是有其他新的灵感产生?
A: 我会继续创作《世外桃源》系列,同时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创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也在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希望为作品带来新的视角和体验。
世外桃源系列 (2024)
No.7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80 x 100 cm
世外桃源系列 (2024)
No.7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80 x 100 cm